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正常嗎?
發布時間:2022.10.28 點擊:2456 次
最近有家長咨詢,自家寶寶兩歲了,吃飯、運動都正常,但很少開口說話。看到跟寶寶一樣大的孩子,都能與媽媽說個不停,她不禁著急了:到底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正常嗎?家里長輩說的“貴人語遲,長大自然就會說話了”,是真的嗎?
事實上,孩子兩歲還不會開口說話,或叫他名字時反應遲鈍,這并不正常。這類孩子很可能存在一些
語言障礙問題。
一般情況下,從呱呱墜地起,孩子的語言發育就已經開始了:寶寶兩三個月時,會發“咿咿呀呀”的聲音;5個月左右,會發出“baba”“mama” 的音節,但不知道意義;1歲左右,知道辨別自己的名字,喊“爸爸”“媽媽”,且能對應到人物;兩三歲時,知道的詞匯量多達50個甚至更多,會用語匯或不完整的句子。
如果孩子到了兩歲,還不說話、發音不清晰、不愿與人互動、能理解但不表達等,建議盡早帶他去相關機構進行語言能力評估以及
兒童語言訓練改善。
家長的語言行為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十分重要,想培養口齒伶俐的孩子,這兩點需要注意。
帶寶寶,要做“話嘮” 對于小寶寶,應盡可能給孩子介紹他看到的東西,或介紹你正在做的事情。不限時間和地點,只需要不停地說話。比如,買了蘋果回家,跟孩子介紹:“這是蘋果,圓圓的,紅色的,是給寶寶吃的”。
注意,表情要豐富,可以把嘴型夸張飽滿化,語調要溫柔。等孩子大一些,可以跟他講故事、讀繪本。
帶孩子多外出,多串門 鼓勵孩子跟鄰居小朋友一起玩,給孩子建立“朋友圈”,多帶孩子外出,與外界接觸。孩子與人交流多了,說話自然就流利了。
每個孩子的發育都有其自身的規律,我們一邊要尊重他們獨特的語言發育過程,一邊又要對語言發育的滯后現象足夠警覺。發現孩子語言發展遲緩時,一定要及時干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