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口吃如何糾正
發布時間:2021.04.12 點擊:2672 次
隨著社會城市化進程加快,封閉的居住環境讓兒童的活動空間有所限制,與鄰居、同齡玩伴的接觸機會也更少,很多孩子在發育階段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,其中口吃常見于學齡前和學齡期的兒童,通常發生在2~7歲,從醫學的角度來說,屬于一種神經及心理交流障礙癥,口吃的寶寶會有哪些表現呢?
孩子口吃如何糾正?
寶寶口吃的表現
醫學上將口吃的表現分為三類:首字難發型、語詞重復型、語句中斷型,其中有96%的兒童口吃癥狀為首字難發。

1、首字難發型:表現在說話時第一個字很難發出聲音,或第一字重復,話語中途某字發音障礙。
2、語詞重復型:寶寶與人交流時,經常出現出現語音或音節重復或延長情況,無法流利長的表達。
3、語句中斷型:在一種思維或一個概念結束之前,語流中斷,說話時言語中斷、重復、不流暢的狀態。
孩子口吃如何糾正? 口吃的孩子在生活中與人溝通比較困難,說話經常會被其他同伴排斥、嘲笑,不僅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,還容易產生心理障礙。對于孩子的口吃,家長應該要做到早發現、早矯正,先了解
孩子為什么會口吃,再針對性的解決,具體分為以下三種方法。
1、心理治療

真正的口吃大多是心理上的問題,由于突然或持續驚嚇刺激引起口吃的情況并不少見,還有部分孩子平常說話很正常,一到某些特定情況或人就出現口吃,很可能存在心理問題,家長需要帶孩子到醫院參與心理治療,同時在家做一些心理暗示,增強信心,減輕心理壓力。
2、調整家庭環境
研究表明,很多成年人的口吃是由于兒時模仿結巴的人說話引起的,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原本的說話節奏,形成行為習慣和肌肉記憶,很難糾正過來。因此在孩子語言學習的關鍵期,盡量避免與結巴的人過多相處,家長平常在家要規范用語,使用更多豐富的詞匯,給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。
3、兒童語言訓練

定期進行
兒童語言訓練是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,平常在家可以帶孩子朗讀詩句和文章,先從簡單的、短句子開始,逐漸由易到難,引導正確的說話語速和表達方式。如果孩子口吃的情況還沒有得到改善,家長也不要操之過急,需要到兒童醫院或專業的武漢兒童語言康復機構系統的檢查,如優佳加兒童語言訓練中心能夠為孩子免費測評語言能力,家長可以選擇就近校區咨詢情況。
語言是孩子智力發展的基礎,也是與人溝通的橋梁,作為家長一定要積極引導孩子。對于正在學說話的寶寶,要正確對待說話不流暢的現象,不要施加更多壓力,避免孩子說話結巴的情況更加嚴重,從而影響到日后的學習、生活、工作。